犬脓皮病是指犬皮肤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1],现代研究表明,伪中间型葡萄球菌为犬脓皮病的最主要致病菌[2-3],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已有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表型[3]
。2017年6月16日,江西农业大学兽医院接诊一例拉布拉多犬皮肤发炎病例,经临床诊断、实验室化验,确诊为脓皮病,经相应治疗,愈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1.
病史调查及临床症状
患犬为拉布拉多犬,雄性,2岁,体重30kg,主诉最近由于天气炎热,中午天天去河里游泳,之后发现身上有大量的脓疱,即送诊。
经一般检查结果显示,患犬精神状态、饮食、粪尿均为正常,体温T=38.9℃、呼吸=16次/分钟、心率=65次/分钟,均在正常范围内。经犬只检查,发现其颈部尤其明显,在较大面积出现脓疱、丘疹(图1、图2)。未见脱毛及抓痒,身体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图1
颈部皮肤上有大面积脓疱
图2
颈部皮肤上有大面积脓疱疹
2. 实验室检查
2.1 细菌分离
无菌采取犬颈背部脓包白色分泌物,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恒温箱培养24-48h。结果有相对比较纯的,大量中等大小、白色、圆形、边缘整齐、突起、光滑型的菌落(图3)。
按常规方法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应用光学生物显微镜,100倍油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葡萄串样排列的球菌(图4)。
 
图3
细菌分离结果
图4
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结果(10*100)
2.2 细菌16S
rDNA鉴定
无菌操作钩取孤立纯化菌落,煮沸法提取细菌总DNA,应用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DNA,成功获得1002bp的16S
rDNA基因片段。
将所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送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与伪中间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 SP)的同源性达到99%,初步鉴定分离菌株为伪中间葡萄球菌。
2.3 细菌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扩散法[4]
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见图5和表1。
结果表明,该分离细菌对头孢曲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氟苯尼考敏感,对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

图5
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表1: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名称 |
抑菌直径(mm) |
敏感性 |
药物名称 |
抑菌直径(mm) |
敏感性 |
青霉素 |
0 |
R |
丁胺卡那 |
24 |
S |
氨苄西林 |
14 |
R |
四环素 |
10 |
R |
阿莫西林 |
13 |
R |
氟苯尼考 |
24 |
S |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30 |
S |
阿奇霉素 |
13 |
R |
头孢曲松 |
23 |
S |
恩诺沙星 |
0 |
R |
头孢噻肟钠 |
30 |
S |
环丙沙星 |
0 |
R |
卡那霉素 |
20 |
I |
复方新诺明 |
11 |
R |
注:
S:
敏感
Sensitive; I:
中等敏感
Intermediate; R:
抗性
Resistan
2.4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结果见(表2)
表2:血常规检查结果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参考范围 |
结果判断 |
白细胞数目(x109/L) |
15.5 |
6.0-17 |
正常 |
淋巴细胞数目(x109/L) |
2.6 |
0.8-1.5 |
正常 |
单核细胞数目(x109/L) |
0.7 |
0.0-1.8 |
正常 |
中性粒细胞数目(x109/L) |
12.2 |
4.0-12.6 |
正常 |
淋巴细胞百分比(%) |
17 |
12.0-30 |
正常 |
单核细胞百分比(%) |
4.2 |
2.0-9.0 |
正常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78.8 |
60-83.3 |
正常 |
红细胞数目(x1012/L) |
6.17 |
5.50-8.5 |
正常 |
血红蛋白(g/L) |
128 |
110-119 |
正常 |
红细胞压积(%) |
44.7 |
39.0-59.0 |
正常 |
血小板数目(x109/L) |
203 |
117-460 |
正常 |
3. 治疗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症状、细菌分离及细菌16SrDNA
PCR扩增测序分析最后确诊为伪中间葡萄球菌引起的犬脓皮病。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我们采用头孢噻肟钠(50mg/kg)+阿米卡星(20mg/kg)混合皮下注射,禁止下河游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坚持用药两周基本恢复正常。
4 讨论
据研究临床上80.33%犬脓皮病都属于继发感染性脓皮病。外寄生虫、过敏性疾病、皮肤真菌感染、皮肤表皮损伤、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都会造成皮肤微生态环境的破环影响皮肤的酸碱度、温度、湿度等,为细菌的停留和繁殖提供了条件进而诱发脓皮病[1]。
根据病史调查,我们认为该犬发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河流受生活垃圾的严重污染,病原微生物复杂多样。(2)经常下河游泳会破坏皮肤表层的油脂,使皮肤的保护力降低。(3)南昌夏季天气炎热且犬游泳后未及时吹干毛发为细菌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
为了降低感染伪中间葡萄球菌的概率我们建议爱犬人士尽量不要带爱犬去河里游泳。减少洗澡的次数,保持毛发的干燥。
近年来,宠物源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菌株的数量急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MR-PR对兽医临床上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5-6],药敏结果表明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与广东省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研究所报道的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的情况基本一致[6]。可以推测,宠物临床治疗中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盲目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更加严重,导致宠物源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菌株的急剧增加。现在临床上对犬脓皮病的治疗单纯依靠临床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很有必要借助实验室对宠物源进行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来找到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董胜涛,邵咏旋,谢倩茹,等.犬脓皮病诊疗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274-279.
[2] Karen H R,Alexander
H W.小动物皮肤病诊疗彩色图谱(第2版)李国清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96-211
[3]
杨静.犬化脓感染病原耐药性调查及耐甲氧西林假中间型葡萄球菌流行病学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金兰,蒋新良,张荣,等,Rosco
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药敏试验的评价[J].中国检验医学杂志,2004.1:46-48
[5]
周传铎,赵然,金艺鹏,等,北京地区警犬皮肤伪中间型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筛查[J]2016.11:101-103
[6]
冯言言,田伟,罗倩怡,等,广东省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研究[J]2012.6:8-9
|